著名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
「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那份羈絆是獨一無二的。
孩子從出生起就對媽媽充滿信任和依賴,媽媽的溫柔細膩,對孩子需求和情緒的敏銳度,在養育孩子時有著天然的優勢。
再加上各種現實因素下,媽媽通常是一個家庭里承擔起教育孩子主要責任的那個人,與孩子相處時間更長,使得媽媽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更為顯著。
研究表明,媽媽的性格會對孩子的心理與性格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ADVERTISEMENT
下面這三種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強勢的媽媽主要表現為:
強烈的主見,說一不二,要求孩子必須聽自己的;
嚴密掌握孩子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事情過度干涉、包辦;
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做安排和決定,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意愿。
強勢的媽媽,說到底是沒有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廂情愿地主導和控制著孩子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這樣的養育模式,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總是被命令、被逼迫,不能自己做主,孩子內心十分壓抑,長此以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也會破壞親子關系。
從另一方面來看,強勢的媽媽,會造就孩子膽小懦弱、缺乏主見的性格,事事依賴父母。
要想孩子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擁有健全的人格,獨立自主,媽媽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掌控欲,懂得尊重孩子。
不把自己的需求和目標,強加在孩子身上,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看見他的真實需求,允許他表達自己的想法,自己做決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