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見為實的背后
所謂眼見為實!人們都習慣于相信眼見即「真相」,同時往往卻忽略了,還有「人生如戲」這一現象。而《水滸傳》之所以被稱之為「江湖」,道理也在這。
十字坡,武松識破孫二娘的黑店后,孫二娘大吼:「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蕩蕩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饅頭、狗肉的滋味?自來我家饅頭,積祖是黃牛的。」
菊花會,魯智深反駁宋江招安時也吼:「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干凈。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之所以摘出這兩句,就是在闡述,眼見為實和人生如戲之間的微妙關系。
只能說這就是水滸江湖,能否悟破,全在人生的積累和修為!所謂年輕時看水滸,全是哥們義氣,讓人心神往。經過人生江湖的歷練后,再看水滸卻處處真假混雜,讓人不勝唏噓。
《水滸傳》沒有變,是誰變了?哪個是真相,哪個又是演技呢?明白了這些,咱再進入到本篇話題,也就好理解了。所謂眼見為實的背后,不見得就是洞悉了真相!
二、史文恭何許人也?
筆者給史文恭的定位,是水滸第一冤大頭。晁蓋咋死的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死后,必須讓史文恭來頂雷。
史文恭在射殺晁蓋的箭桿上,為何要刻自己名字?這不明顯是吃飽撐得嘛!想炫耀嗎?論箭術,花榮比他牛,為何花榮不刻?所以這個問題,估計連史文恭自己都迷糊。
若還不信這個推斷,那就看后來宋江討伐曾頭市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