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是很多人記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國內大部分學校的校服,都是運動風,毫無設計感,但是方便保暖的風格,還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存在。
但是每年預定校服的時候,都是學校和家長之間的一場拉鋸戰,總有人覺得學校的校服質量不好,價格也不太合理。學校也確實有不少案例,是通過預定校服來謀取利益。層出不窮的新聞,讓很多人家長對學校失去了信心。
王女士的孩子最近定了新校服,因為是冬季的,校服比較厚重看起來還是很暖和的。于是價格兩百多一套,王女士也覺得沒什麼,于是就交錢在學校定了孩子的校服。
可是時間久了,王女士發現孩子總是喊冷,校服她自己穿著試了試,確實沒什麼溫度,而且校服過水洗的時候就很奇怪,進水以后很重,而且總是有白色的紙屑冒出,并且捏在內膽上還會很響。
最重要的是曬干以后內丹填充物都結團了,怎麼拍打都無法散開,為了看清校服到底是什麼填充物,王女士拿出剪刀拆開了校服。
結果讓她氣憤極了,里面居然都是一些塑料袋和紙屑,進水以后水都裹進塑料袋中,難怪這麼重。這些東西讓衣服變得蓬松,但是根本就不是保暖的材料,兩百多塊買了一堆垃圾,這讓家長無法接受。
「以次充好」的做法并不少見,但是將這種的壞腦筋用在學生身上,實在是不應該。家長認為學校也參與了這個利益鏈,學校則認為是廠家的問題,才導致之中問題的出現。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