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放暑假了,我能玩下手機嗎?」
當孩子這麼問,你會怎麼答?
我見過一些家長,他們很慷慨,
直接就把手機丟給孩子了。
孩子一機在手,父母高枕無憂。
熊孩子再也不會爬高上低、打攪大人的清凈了。
確實很省事。
這個時代,完全不讓孩子碰手機,是不現實。
但是,直接把孩子丟給電子產品,甩手不管,
它的后果,可能嚴重到我們無法承受。
這是來自身邊一位朋友的教訓。
那會兒,她剛開始接觸兒童心理學,
對一個觀點著迷了:
「只有當下充分滿足孩子,
這個孩子以后才不至于有匱乏感。」
她非常放心地買了一個新的手機,
送給8歲的兒子,
只因為兒子說了一句:
xx同學有手機了,自己也想要。
她老公反對過,但無效,
因為朋友認定:
孩子玩夠了,
以后自然就不會沉迷于電子產品。
她太低估了那部小小手機的魔力。
先是到了吃飯、睡覺的點,
喊半天孩子都不應。
捧著手機上廁所的時間,
也明顯變多、變長。
后來,兒子的作業頻頻出錯。
班主任老師都忍不住問:
孩子這段時間變了個樣啊!
上課容易跑神,還會打瞌睡,
是不是家里遇到了什麼情況或者困難啊?
朋友這才發覺不對勁。
她忍不住去嘮叨孩子,
告誡他要自覺,但沒用。
那個學期,孩子的成績下滑明顯。
最讓朋友追悔莫及的是,
兒子眼睛也出問題了:
真性近視,且不可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