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岳飛一生的志向,簡單且純粹。在他的心里,收復河山、迎回二圣、洗刷恥辱、還擊金國,這是身為宋朝臣子最應該做的事。
而岳飛也一直為人生理想努力著。但岳飛沒明白,個人的理想,絕非所有人共同的心愿。
尤其是迎回二圣(宋徽宗、宋欽宗)這件事,若兩位宋朝皇帝歸來,那宋高宗趙構應該如何自處?已經到手的權力,想讓高宗趙構發揚精神主動讓出去,遠比登天還難。
于是一封皇帝與臣子間的私信送到岳飛身邊,也就是著名的《賜岳飛批剳卷》。書法絕美,氣息逼近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蘭亭序》此受到無數人的喜愛。微醺以后的創作,真情實感地流露,以及無拘無束的書法,值得人們稱贊。
從以「王書」為正宗的八字原因中,也可以看出來,皇權的影響在其中占據了絕大部分原因。皇帝喜好,讓所有人競相追求,皇帝親自書寫,那還了得?
當然,就《賜岳飛批剳卷》而言,不僅僅是宋朝皇權的加持下,擁有流光溢彩般的璀璨,而是這封信本身便有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氣質。
無論從信的整體布局,還是筆法的形意上來講,都當得上書法大家的稱呼。
若王勃《滕王閣序》是一位詩人即興創作的巔峰,那麼《賜岳飛批剳卷》便是宋高宗精雕細琢而出的精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