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6年的夏天,兩位衣衫襤褸的男子帶著一名匈奴女子,步履蹣跚地向長安城走來,他們狼狽的樣子,一路上引來不少注視的目光,當他們快到城墻下時,眼角不由流下了眼淚。
此時,劉徹還蒙在鼓里,他并不知道城下這感人的一幕,突然有人來報:張騫回來了,張騫真的回來了...
劉徹聽后又驚又喜,張騫已經出使西域十三年,一直杳無音信,沒想到他還活著,真的是從天而降的大喜訊,劉徹隨即召見張騫。
當劉徹見到張騫的那一刻,不禁留下了欽佩的淚水,這個歷經艱辛走出國門的第一人終于完成了他的使命,萬里跋涉九死一生回到祖國的懷抱,從此他的名字也被光榮的載入史冊。
漢武帝、張騫劇照
公元前138年,這一年是劉徹即位的第四個年頭,此時大漢對西域所知甚少,一位投降漢朝的匈奴人告訴劉徹一個可靠的消息,老上單于率軍大破月氏國,殺了月氏國王,并用他的頭蓋骨來做酒器使用,月氏人被迫西遷,經過這一次國難,月氏人對匈奴非常怨恨,月氏王很想找一個盟友來共同抗擊匈奴。
漢武帝一聽心里美滋滋的,雖然漢朝與匈奴是甥舅之國,可是匈奴人沒有婚姻概念,管你是不是舅舅,反正他們照搶不誤,武帝心里也犯嘀咕,之前漢朝跟匈奴打來打去,都是以防守為主,還沒有主動發兵攻擊過,更別說深入匈奴腹地了,此時劉徹心里也沒底,現在正好有了聯合大月氏的大好機會,如果能與之結盟,就可以對匈奴形成鉗式包圍。
漢武帝準備聯合月氏共同抗擊匈奴以后,開始下令選拔愿意出使西域的人才,出使西域風險很高。
從今天敦煌附近的玉門關和陽關兩個關口一直往西到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這一片地區古人稱之為西域,月氏國就是西北邊陲的游牧民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