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任何消息都有其時效性,越是緊急的消息,時效性一般也就越短。在計算機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語言隔閡等都已消失不見,人們只需通過電話或社交軟件就能讓相隔甚遠的兩個人互相交流。
所以現在的人們根本就不會有無法及時傳遞消息的困擾,畢竟現在人人都有手機,而且只要有電有網,距離根本就不是問題。但在通信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大都只能依靠書信來傳遞消息,朝廷也不例外。如果事態十分緊急,朝廷還會啟用「八百里加急」。
在古代,根據消息的緊急程度,傳送文件的緊急程度一般分為四個等級,最高一級即800里加急了。
因為八百里加急的操作難度很大,所以通常都是事態尤其緊急時才啟用,比如某地發生了兵變。因為消息的時效性短,越早送達,就越有可能化解危機。負責送信的人叫做驛騎,使用的是專門的快馬,不過人和馬不是機器,無法一直保持高速行進狀態。
此時驛站就能起到大作用,負責傳送「八百里加急」文件的驛騎可以在驛站進行短暫休息,同時讓驛站更換新的快馬。若是驛騎身體不適,就可以安排新的驛騎接替任務。
此外,為了能讓驛騎盡快將重要文件送達,朝廷也會想辦法給他們開綠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