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達官貴人都想要追求長生不老,以此一輩子來享受這些榮華富貴。但現代醫學科技告訴我們,人的壽命是有限的,長生不老是不存在的,不過長命百歲倒是可以實現。
如今我國平均壽命是七十七歲,只要活過這個歲數都可以稱為長壽了,在某些山區還有很多百歲老人,他們更是「壽星」的典范。由于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很多人疾病纏身。
雖然他們高齡但卻并不健康,所以當今人們將健康地活到百歲作為人生的目標。因此很多人開始了養生,并且對老中醫情有獨鐘。孫思邈就是養生中醫的代表人物之一。
孫思邈一生活到了141歲,這在古代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的情況下,屬于獨樹一幟的那類了。
孫思邈一生跨越了三個朝代,分別是南北朝、隋朝和唐朝。他致力于醫學上的造詣,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由此也能靜下心來專注于醫學藥典的編纂,為后世帶來了醫學巨著《千金方》。
他從小就天資聰穎,學知識非常的快,七歲那年就能背誦千字的文章了。但是他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的要請醫生上門看病,家里人為了給他治病幾乎散盡家財。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孫思邈決定學醫。也許是天賦使然,他對醫學的領悟能力很強,十八歲那年就可以給近鄰們治療一些感冒發燒類簡單的疾病了。
二十多那年,孫思邈對老子和莊子的學說深有感悟,特別是道家的典籍等,他也開始掛牌營生給鄉親們看病開藥。附近的人們都稱他為「圣童」。
楊堅執掌朝政的時候,曾多次邀請他入朝為官,但孫思邈覺得做官太過于圓滑世故,而且沒有自由,便拒絕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