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當今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年輕人不論是在擇偶時還在職場上,「顏值」往往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判別標準,長得好看事關要緊。
不過時間退回到上個世紀,在老一輩人的擇偶觀念中,長相卻可能並沒有那麼重要,大家更為看重的,可能是對方的一些其他特質。
之前有一位網友曬出了父母年輕時的合照,就一度引發大家的熱議,原因在于照片中究竟是一對夫妻還是一對「兄弟」,乍看上去讓人著實難以分清。
照片裡的兩個人同樣身著白色襯衫,留著一模一樣的齊耳短髮,神態也是一樣的嚴肅,除了身高略有差距外,看上去就像是一對親兄弟。
這名網友在分享照片時也幽默地表示「爸,你當初怎麼下得去手」?令大家忍俊不禁。
在這張照片的帶動下,其他網友也紛紛曬出了父母年輕時的合照,各種或唯美或有趣的畫面把大家逗樂了。
比如這位網友的父母看起來也像是一對兄弟。
只見照片中的兩人都留著當年非常流行的「三七分」髮型,看起來都是白淨斯文的帥哥,如果不是母親抱著一個布娃娃的話,相信任何人看到這張照片,都會誤認為是親兄弟。
事實上如果我們大家注意觀察,不難發現類似的情況不在少數,尤其此前還有網友分享,父母的合照顏值差距懸殊,單從外表上來看,很難想象當年他們是如何走到了一起。
1.為人處世
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看,在大多數年輕人眼中,另一半的為人處世方式,要遠比外表更重要,尤其當時經濟欠發達,年輕人的心思比較單純,活得也相對簡單,大家在擇偶時想法更純粹,憨厚老實、不善言辭的異性可能會更受歡迎。
2.門當戶對與如今提倡更開放的戀愛方式不同,在上個世紀,不論是年輕人,還是年輕人的父母,都對門當戶對有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老人看來,只有門當戶對的婚姻,才能更長久。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了門當戶對的重要性,畢竟如果生長環境差異過大的話,彼此之間的思維方式、人生經歷都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對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到對方生活的婚姻來說,是個不小的隱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