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一輩子人民教師的公公,經常在家里感慨,現在很多家長都「重智漏德」。
在小孩子的智力開發上下狠手,卻忽視了基礎的「德行」教育,這樣的孩子即使是天才,但沒有情商、不講規矩,日后還是走不長遠。
據公公說,「吃飯的時候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情商和修養」,別看一張小小的餐桌,它其中或許就暗藏著孩子們的未來。
1、經常吃「獨食」,沒有分享意識
有一類小孩,在餐桌上特別「護食」,看到有喜歡的食物,就會全部放在自己的面前,甚至專門拿個碗裝起來,全部都吃掉,絲毫沒有跟別人一起分享的意識。
如果說在家吃飯倒還好,家里人出于疼愛,還愿意包容你,可如果是在外聚餐,這種「吃獨食」的行為就容易惹人生厭,引起別人的不滿。
而且家人如果長期無底線的寵愛小孩,任由他們隨心所欲,以自我為中心,更會導致孩子以后的占有欲變強。
凡事總是先想著獨占,絲毫沒有分享合作的意識,日后進入職場以后,往往會影響團隊成員的效率,同事和領導都不大喜歡。
請記住,如果這個社會講究合作共贏,有時候需要彼此之間的奉獻和分享,才能讓整體的效益最大化。
2、吃飯時三心二意,還要父母哄喂
經常看到一些低年齡的小朋友,在吃飯時三心二意,邊吃邊玩,一頓飯最起碼要吃上一個多小時,有些甚至還得父母哄著、勸著才肯吃幾口。
就拿家里的小侄子來說,他已經幼兒園大班了,可每次吃飯不肯坐在餐桌上,非要滿屋子亂跑,嫂子還得端著碗跟著他屁股后面喂,邊追邊喊「乖崽崽,你行行好,快點吃飯飯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