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都注重精英化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使得父母更加關注孩子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讓孩子上名牌大學成為了教育的主要目標,而忽視對對孩子良好品格的塑造與心靈的陶冶。
在一次數學隨堂測試中,有一道題目,全班同學都答對了,就只有1位學生答錯,這個錯誤的答案卻被認為是最完美,最有溫度的答案。
這道題目是這樣子的:「四兄弟分5塊餅,怎樣最公平?」按照成年人的思維可以直接給出一個每個人四分之五塊餅干的答案。
參考書給出的答案是,四兄弟每個人一塊餅干,最后一塊餅干每個人分四分之一。這道題目并不難,毫無疑問,班級里面的大部分學生都答對了。
只有1位學生答錯了,但是這個錯誤的答案卻讓老師落淚,印象深刻,并深有感觸,這位學生的答案就一行字,卻赫然醒目,寫著:「可以給媽媽一塊」。
當老師跟朋友分享這個故事的時候,朋友們都深受感動,覺得這位小學生暖心,有愛,有這樣子的孩子是父母的福氣。
這個答案雖然不符合數學答題規范,卻充滿了溫度,讓人不禁思考素質教育背后,除了科學文化知識的傳輸,是否更要關注孩子品格的塑造,一個感恩的孩子讓家庭、社會、世界更加美好。
1. 讓孩子更有責任感
有感恩之心的孩子,不會將父母以及他人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他們會有分擔的想法,懂得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