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曾經有著五虎上將的蜀國,后來竟然無人可用,如此巨大的前后差距,實在令人唏噓。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一方面是老牌將領們要麼戰死或老死,另一方,面則是諸葛亮首次北伐時,損失了十一位大將。
僅僅只看名單便知道,此次北伐,諸葛亮敗得太慘,蜀魏之間的競爭結局,基本也就此注定。
在諸葛亮主導的所有北伐戰爭中,第一次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應該是最大的。不僅在軍事方面占據一定優勢,在政治方面也同樣如此。
首先是軍事上,曹魏軍團的眾多大將,還被牽扯在吳國戰線上,難以馳援。而后來一直阻擋諸葛亮前進的司馬懿,也在諸葛亮的設計下,中了
面對這樣的情形,魏國竟在一時間找不出合適的將領統軍抵御。
此外,彼時諸葛亮手下有十萬蜀軍,曹魏一方的守軍卻僅有六萬。如此機會對于諸葛亮而言,絕對是千載難逢。一旦「吃掉」或者同化這六萬曹魏守軍,攻破長安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
其次,則是在政治上,時值曹丕駕崩,曹叡即位。倘若是和平年代,國家最高統治者的變化,并不會引起多大波動。可戰爭時期的傳位,往往會出現十分激烈的政治斗爭。
魏國內部的權貴以及世家大族,根本不在乎魏國和蜀國的戰爭結局如何,唯有盡可能爭取最大利益,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事情。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絕不只是說說而已。當曹魏權力斗爭的精力放在國內,應對諸葛亮與蜀軍的手段就更加捉襟見肘。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