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聯、楹聯等,是寫在紙張、布匹或者刻在木竹、門框上的一種特有的古代文學載體。
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最早興起于三國時期。
在隨后的發展之中,前人創造出無數經典對聯,甚至還有很多對聯至今沒有讓人感到滿意的下聯。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明代就曾經出現過一副「最懶」的對聯。下聯一字不落地照抄上聯,沒想到流傳至今竟然成了經典絕對。
史上最懶對聯,即: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第一次讀到這個對聯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都會思考,這真的和對聯有什麼關系?確定不是在糊弄人?
要知道就以往的對聯來看,根本就沒有完全相同的字組成。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白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只要了解對聯的人都知道,這種對聯兩兩對應,事物、場景、情感、特色等等,優劣與否暫且不談,但絕對算得上十分工整。
而好讀書不好讀書,到底說了什麼?簡直讓人無法理解。好在了解這個對聯的由來以及解釋以后才知道,此對真不愧為絕對。
對聯出自徐渭之手,明代三大才子之一,著名畫家、文學家以及書法家,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的創始人、青藤畫派的鼻祖。
就連齊白石老先生都曾經提筆寫道:我愿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意思就是希望能夠成為徐渭的門生。
徐渭與自己的朋友一同聚會的時候,其中一人給出上聯:好讀書不好讀書。
如果排除我們已經知曉的下聯,其實這個上聯是很有難度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