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是我國和西方文化交流開始較為頻繁的時期。
隨著遠洋貿易的發展,很多歐洲人來到中國進行貿易或生活,由此也有很多西方的稀奇事物,進入到中國,就比如說巧克力。
康熙皇帝,是中國有記載的第一個吃巧克力的皇帝,不過康熙在吃過巧克力后很不喜歡,于是巧克力失去了一次在清朝流行的機會。
康熙吃巧克力這件事,發生在公元1706年。
此前康熙曾換上過瘧疾,這病在當時的中國屬于不治之癥,只能靠患者自身的體質硬扛過去。
但是有兩個法國的傳教士在聽聞康熙患上瘧疾后,便主動獻上了金雞霜納(控制瘧疾的藥物),康熙的瘧疾很快被治好。
由此,康熙對法國傳教士非常信任,不僅讓部分傳教士在清朝宮廷中做官,還曾下旨讓這些傳教士將帶來的新奇玩意都送來給他瞧瞧。
康熙吃巧克力的契機,其實是來源于宮廷中的部分傳教士喝熱可可飲料和吃巧克力的習慣。
康熙對流行于傳教士中的這種零食,感到非常好奇,他在聽說西方宮廷中也流行此類的零食后,馬上有了興趣,給當時在宮廷中當內務府員外郎的意大利傳教士赫世亨,下了一道旨意,讓他送點巧克力來嘗嘗。
赫世亨在得到旨意后也是誠惶誠恐,他知道中國的皇帝對于入口的東西要求很嚴格,加之康熙是一個養生達人,平時喜歡養生之道,所以赫世亨在得到命令后,專門跑去了太醫院,詢問關于巧克力關于藥理上的一些問題。
也不知道清朝的太醫是怎麼實驗的,很快得出巧克力這樣東西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