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長意短,口正心邪。棄忠貞于鄭國,忘信義于吾家。」——《嘲蘇世長》李淵
提起唐朝的開國皇帝,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唐太宗李世民,下意識便將唐高祖李淵給忽略了。
其實這樣的現象并不罕見,主要是因為相比于李淵,人們對于李世民的印象實在是太深了。并且李淵在位期間,也沒有做過太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大事。
還有的人曾說過,李淵之所以能夠成為唐朝的開國皇帝,完全是因為他是李世民的父親,唐朝能夠成功建立,李世民應獲首功。
其實不然,只要將李淵4個兒子的名字聯系來讀,就會發現李淵當初起兵并非偶然,他的野心是實際上大得驚人。ADVERTISEMENT
李淵與朱元璋都是開國皇帝,但是在稱呼上卻有著十分明顯的差別,李淵被稱之為唐高祖,而朱元璋則被稱呼為明太祖。
高祖、太祖,雖然看上去僅有一字之差,但是實際上卻有著天壤之別。最大的一個區別,便在于二者的背景上。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明太祖,是因為他出身平凡,家族之中當時并沒有身份顯赫的貴族,而他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才一步步走上皇位的布衣天子,因此他是他們家族輝煌的開創者,所以被稱之為太祖。
而李淵則與他相反,李淵出身名門,他的父親更是在北魏時期聲名赫赫的人物。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李淵一出生,便注定躋身到了貴族行列。
隋朝建立之后,李淵作為前朝貴族,非但沒有受到打壓,反而在仕途之路上更加順利,逐漸成了整個隋朝炙手可熱的重臣。
起初,李淵身為貴族,從來沒有表現出任何的野心,無論是在隋文帝期間還是在隋煬帝期間,他總是一副忠心耿耿、為君分憂的樣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