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從不是母親一個人的事,父親其實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知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就曾提到過,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其實并不弱于母親。
如果父親長期缺位,孩子不僅難管教,在性格上可能也會出現一些缺陷。
多項研究發現,男孩得到充足的父愛,會更聰明、更有人格魅力。
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讓兒子產生「性別認同」
一般孩子到了兩歲半的時候,性別意識開始萌芽,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興趣;到了三歲以后,性別意識出現,開始明白同性和異性的差異;五歲以后,則開始把某些特定的人物性格跟性別聯系起來。
例如男孩開始知道,想要成為一個男子漢,需要具備勇敢、堅強、有擔當、有責任感等質量。
而父親就是男孩最開始學習的榜樣,他們從父親身上認識到男人應該是什麼樣,要做哪些事情,進而產生「性別認同」。
2、讓兒子產生「自我認同」
其實,也就是自信心的樹立。
不同于母親對孩子有「自帶濾鏡」的愛,她們愛孩子、夸贊孩子是本能,父親在孩子眼中更代表著「權威」,如果能得到他的肯定,對孩子自信心的樹立是尤為關鍵的,尤其對男孩而言,獲得「偶像」的肯定,他們很容易產生自我認同感。
3、影響兒子的價值觀
專家認為,孩子4歲以后,往往就會開始追隨效仿父親。父親的言行舉止,是孩子性格秉性、三觀塑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