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作為被后人世代敬仰的英雄人物之一,從古至今,歷朝歷代的人們都對他尊崇有加,乃至于許多朝代都曾為他修繕陵墓。
後來,考古專家也明確知曉關羽陵墓的所在,但是因為當時的科技設備受限,因此并沒有對關羽的陵墓進行考古探查。
可是,在20世紀60年代,專家迫不得已對湖北當陽的關羽墓進行挖掘作業,而在墓室的盡頭,卻發現了有四根鐵鏈懸掛的古棺。
正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就算被后世之人稱之為「武圣」的關羽,也有著自己的缺點,那就是自負。
當年,關羽由于自負,迫不得已痛失荊州敗走麥城。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在麥城等待著他的,正是他之前最為瞧不上的孫權。
孫權派兵斷了關羽的糧草,又派遣兵將麥城團團包圍。
關羽眼看陷入絕境,為了保存有生力量,只好向孫權低頭,表示愿意投靠。
可是,此時的孫權早已今非昔比,而且他深知關羽的忠義,他認為關羽縱使一時投效,但是一定是在等待援軍,意圖日后再回到劉備陣營。
況且當時因為孫權向關羽提親一事,關羽已經重重地駁了孫權的顏面,二人本就有舊怨,他又怎能放虎歸山。于是孫權只能下令,將關羽斬殺。
不過關羽好歹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再加上他有著很高的聲望,雖然處于敵對關系,但無論是在孫權軍中,還是在曹操軍中,都有很多文臣武將對關羽十分敬佩。
假如他除掉了關羽,說不得要背負上一世罵名,更會承受劉備的怒火。
為了盡可能地減少自己的損失,也是為了向曹操示好,孫權命人將關羽的頭顱斬下送給了曹操,將關羽的尸身用諸侯禮安葬在當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