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天道好輪回,三國時期曹魏政權,以及后來的司馬懿家族,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曹操從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就想謀朝篡位了,只是礙于面子,他想留個好名聲,于是把篡權的事情留給了兒子曹丕。
曹魏建立后,曹丕和后來的繼任皇帝,都很信任司馬懿,朝中大權,緊緊攥在了司馬家的手中。
時機成熟后,司馬家后人效仿曹家人的做法,拿了曹魏江山,成立晉朝。
知道江山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司馬炎上位后,便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來防止同曹家一樣的下場。可是人哪能勝天,多年后,司馬家遭遇大屠殺,差點斷子絕孫。
司馬家到底得罪了誰,才遭此滅頂之災?
其實,誅殺司馬家的,并不是他們的仇家。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或仇人,利益才能制造友情,也是殺戮的根本原因,政治斗爭下的殺人,不需要任何情感因素。
下令全國誅殺司馬氏的人叫劉裕,是劉宋政權的開國皇帝。西晉滅亡后,晉皇室南遷,打算效仿漢光武帝光復漢室那樣,重建晉朝。
可東晉并不能像東漢那樣,重現漢室榮光,而是越混越差。東晉多次北伐想奪回原來的地盤,可每次都失敗了。北方早就被胡人占領,建了多個政權。
然而這些都是晉朝自找的。三國戰亂多年,加上瘟疫流行,人口銳減。晉朝開國后希望快速恢復人口數量,才能把社會生產力提上去。于是司馬炎腦子一熱,對外開放,引進胡人。
這些異族蠻夷,秦始皇在的時候,就不惜大動干戈修建長城,以示堅決抵抗蠻夷的決心,漢朝皇帝也在積極抗擊胡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