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進和林沖
其實《水滸傳》是以兩位八十萬禁軍教頭,引導并確立的,這第一位就是王進。由于他老爸曾經教育過當潑皮時的高俅,如何做人(《水滸傳》電視劇,改成了王進本人),所以高俅發跡后,便父債子還,對王進打擊報復。
所謂人在屋檐下,豈能不低頭?王進異常郁悶,虧得「家有一寶」,這就是他的老母親,提醒他:「我兒,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只恐沒處走!」
王進豁然開朗——可不,與其在高俅手下受氣,不如投奔「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就這樣王進帶著老母親偷偷出走了。在路過史家莊時,他發現了史進并收其為徒。而史進,便是第一位亮相水滸江湖的梁山好漢。
所以才說,王進這第一位八十萬禁軍教頭,引導出來了梁山好漢強勢登場。而第二位八十萬禁軍教頭則是最著名的,便是林沖!
關于林沖當教頭時的那點事,就不細說了,畢竟幾乎都知道。唯一要說的是,林沖似乎未能從「王進出走」中吸取經驗。總以為忍一忍,就啥事都過去了,結果低估了高俅父子的無恥。
林沖有位岳丈,叫「張教頭」,也應該曾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中的一枚,只不過《水滸傳》沒寫明,就忽略不計了。唯一引起筆者關注的是,這位張教頭,似乎沒有王進母親那般見識。
不過,細想一下也情有可原,誰愿意自己女兒拋頭露面,風餐露宿?再者言,林娘子(張教頭的女兒)也不是孫二娘那種人。因此就只能說,林沖有點拎不清輕重——都火燒眉毛了,卻還有心思買寶刀。
但不論怎樣,林沖上了梁山后,火并王倫之舉,算是一舉定鼎了梁山,在水滸江湖中的地位。若還是王倫當梁山老大,估計梁山的聲勢,連少華山都不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