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獅與虎這兩種猛禽一直在中華文化中占有極高的象征地位。
獅子沉穩霸氣,自帶威嚴,至今仍以獅子的形象做鎮宅之用。
老虎兇猛悍勇,常以虎元素形容戰爭,如虎將、虎符等形容事物。
但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獅子其實并不是原產于中國的一種動物,它最初出現在中國是在西漢時期,獅子被當作貢品進獻給了漢武帝,中國的歷史上才第一次出現了獅子這種動物。
而獅與虎的第一次沖突,也第一次動搖了老虎「百獸之王」的地位。
西漢時期,征討匈奴的戰役連番獲勝后,西域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展現在當時古中國的眼中。
在漢武帝的允準下,張騫奉旨西行開辟西域絲綢之路,古中國第一次有規模性的對外商品文化交流便開始于此。
絲綢之路帶回來的不僅是西域的文化與特產,還有眾多西域小國的種種珍奇貢品。
有一次,西域一個名叫「安息國」的國家,派使者送來了一只「圣獸」給漢武帝賞玩。
他們還說,這只是一只「圣獸」的幼崽,之所以進貢一只幼崽,還是因為害怕成年的「圣獸」會傷到漢武帝。
而面對西域使者的言辭,漢武帝竟對此不以為然。
在漢武帝眼中,這只不過形同普通犬狗大小的奇怪動物,被稱作「圣獸」實屬十分好笑。
在華夏文明中,以「圣」字命名的動物幾乎只有龍鳳之流,而眼前的動物呢?形似虎豹卻無虎豹之氣焰,只頭頂鬃毛旺盛些,還有些頭重腳輕的古怪模樣……
果然,在西域使者走后,漢武帝立馬叫人把這個所謂的「圣獸」扔進了虎籠。
既然是「圣獸」,跟猛虎比比又如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