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皇帝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10歲登基,在位時間長達48年。可在他這48年的皇帝生涯中,有30余年的時間沒有走出皇宮一步,更有26年的時間不上朝。所以當萬歷四十三年五月,萬歷皇帝因「梃擊案」時隔26年第一次早朝接見大臣時,居然出現了皇帝不認識大臣,大臣也不認識皇帝的奇怪場面。
朱翊鈞剛繼位時十分勤奮,勵精圖治,大力支持張居正推行新政,在他登基的前十年中很有所作為。可是從萬歷十四年開始,朱翊鈞開始沉湎酒色,身體每況愈下,幾乎不再早朝,朝中政事也主要以諭旨的形式交由內閣處理。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朱翊鈞的遙控指揮下,明朝居然也打贏了「萬歷三大征」,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現代很多人對古代的皇帝有一個錯誤認知,就是認為古代的皇帝能夠左右一切,什麼事情都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實際上,這種認知是不正確的,古代皇帝雖然權力巨大,可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夠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尤其是在冊立太子這件事上。
太子,國本也。冊立太子在古代來說是國之大事,有一套十分嚴格的繼承制度,并非皇帝想立誰為太子就立誰為太子。通常來說,太子一般都是由皇帝的嫡長子擔任,可如果皇后沒有誕下皇嗣,一般則由皇帝的長子擔任。朱翊鈞的問題就出在這里,他的正宮皇后沒有子嗣,大臣們認為應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而朱翊鈞則想要冊立三皇子朱常洵為太子,由此產生了長達數十年的「國本之爭」。
朱常洛是朱翊鈞的長子,為何朱翊鈞卻不愿意立他為太子呢?這主要是因為朱常洛的出生不太光彩,是朱翊鈞與一位宮女的私生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