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晉代衣冠成古丘。繞水恣行游。上盡層城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安石《南鄉子·自古帝王州》
受到戰亂、醫療條件底下等因素的影響,古人的平均壽命都相對較低,刨除一切不可控因素,古人的平均壽命約為57歲。
只是對比這個數據而言,古代皇帝的平均壽命似乎要更短一些,他們平均只能活39.2歲。這就使得人們好奇不已:為什麼古代皇帝很難活過40歲呢?
從古代皇帝的死因來看,很多皇帝其實都在「非正常死亡」的范疇內。這是因為古代皇帝可以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力。
很多野心家為了將這種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都會使用各種方法篡權奪位。不少皇帝就是因為這些野心家的存在,早早丟掉了性命。
另外還有一些皇帝則死于自盡,就比方說明朝的崇禎皇帝,他在北京城破之后自掛煤山,誓死與明朝共存亡。
而在古代那幾百位皇帝中,非正常死亡的皇帝約占帝王總數的43%,這也難怪古代皇帝的平均年齡會那麼低了。
雖說中國古代歷史上不乏昏庸無道、不理朝政的帝王,但更多的帝王之所以會早亡,就是因為他們的工作過于繁忙。
他們每天都需要處理大量的奏折,要是遇上一些難以處理的事情,甚至會不眠不休好幾天,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皇帝到晚年的時候都會積勞成疾,早早崩逝。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