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收到一位寶媽的留言,據寶媽介紹說,她和丈夫只有一個女兒,從小為了讓女兒成長的出類拔萃,這位媽媽對女兒的要求就特別嚴格,不僅要女兒學習好,而且在家也希望女兒能夠懂事體貼,孝順父母。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寶媽從小就喜歡打擊孩子,看到孩子哪里讓她不滿意,寶媽就會刻意貶低孩子。結果女兒雖然變得很懂事乖巧,卻還是不能夠讓寶媽滿意。
原因就是寶媽發現,女兒的性格非常的自卑,總是習慣性地討好別人,在家討好自己就算了,在學校也總是討好別人,剛開始寶媽還洋洋得意,覺得是自己教育的好,可是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卻讓寶媽開始懷疑自己了。
那天女兒照常早早起床,幫忙做好早飯,吃飯后就自己背著書包上學去了,可是晚上回來的時候,寶媽讓女兒自己去洗衣服的時候,女兒卻一反常態的表示今天不想洗,明天再洗,寶媽為此很生氣,堅決讓女兒趕緊去洗了。
結果這才發現,女兒的手臂上有很多小水泡,一問才知道,女兒被同學的開水燙了,但是她不想讓老師和同學覺得麻煩,也不想讓媽媽覺得不開心,于是就一直在忍耐。
這時候寶媽才發現,自己一心引以為傲的教育方式,恐怕是對女兒最大的迫害,看女兒的樣子,應該是心理出了問題,于是這位寶媽就帶著女兒去看了醫生。一番診斷之后,醫生告訴寶媽,孩子患上了「討好型」人格。寶媽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明明是為孩子好,卻把孩子逼成了「討好型」人格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要想搞清楚這些問題,父母們就要先明白什麼是「討好型」人格,所謂「討好型人格」就是指一些人過分地在意別人的看法,為了讓別人喜歡他們,他們就不斷的委屈自己,去討好別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