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成語大多來自于歷史人物的事跡,一個成語就能講一個具體的故事,帶出一位人物的生平。
而有一個人,幾十個成語都講不完他的一生,在他身上發生的每一件大事,幾乎都能構成一個成語。這就是集34個成語于一生的——韓信。
韓信的一生其實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這一生雖短,卻造就了無數個傳奇,高能的人生往往也不需要解釋。
韓信的出身,沒有明確記載,但不妨礙他年紀輕輕就游手好閑,落魄到都快餓死了,韓信仍相信自己一定不是池中之物,不肯屈服于生活,寧愿餓死,也絕不出去打工掙錢,反而天天腆著臉去別人家蹭飯,不以為恥。
亂世出英雄,戰亂年代,天下總會出幾個有雄才偉略的人,韓信相信他這匹千里馬,一定會遇到懂欣賞的伯樂。
因為總是自傲,方圓十里的人都不太待見他,沒有人推薦韓信為官,他也沒有錢去疏通關系。
韓信有段時間,天天去南昌亭亭長家里吃飯,擾得人家妻子很不開心,礙于面子不好當面拒絕他的蹭飯行為,便每天在飯點之前就把飯吃完,等韓信去了,鍋里一顆飯都沒有了。
韓信看懂了,但他沒有認為是他給別人添麻煩了,反而認為南昌亭長是小人,憤憤離去。
沒了蹭飯的地方,韓信便去釣魚,經常餓得頭暈眼花。有回一位大娘實在看他可憐,就給韓信帶飯,并表示沒指望韓信報答,堂堂一大丈夫養不活自己,能指望得上嗎?
可是韓信還就爭了口氣,發達之后,回到老家,送了大娘一千金,恭恭敬敬地感謝大娘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