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丈夫平日裡工作都比較忙,他們家的孩子帆帆是由奶奶帶大的,奶奶是一位退休的高中老教師,和現在的老師不同,奶奶的教書思想還是比較傳統的。
帆帆一二年級的時候,奶奶並不在乎他的成績,也不會輔導他一二年級的知識點,用奶奶的話來說就是:孩子之後多辛苦,趁著還小讓孩子多玩一玩。
帆帆每天以玩為主,這也導致他一二年級成績一般,有時候只能勉強及格,一點都看不出來這是由擁有多年教齡的老教師帶出來的孩子。
眾所周知,三年級是孩子的分水嶺,朋友擔心孩子的成績越來越糟糕,便把孩子接回了身邊自己帶,讓朋友沒想到的是,帆帆三年級時,成績沒有下降反而進步了許多,甚至夠到了全班前十名。
很多家長得知了帆帆進步那麼多的事情後,紛紛來找朋友要養娃經驗,朋友找到了婆婆,詢問婆婆是如何帶帆帆的,為什麼帆帆三年級成績越來越好了。
婆婆告訴朋友,一二年級的試卷是非常簡單的,幾乎不怎麼考驗孩子的智商,只要孩子踏實肯記幾乎都能學好,但是三年級就不一樣了,三年級難度就上升了,開始考驗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這就要考驗孩子的動腦能力和智商了。
很多小朋友都會有畏難心理,遇見了很困難的題,就會害怕,不想做,空出來,此時孩子的學習習慣就很重要了,要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困難的題,也要迎難而上。
婆婆一二年級的時候並不在乎帆帆的成績,高低都不重要,也不能說明啥,這個時期,她重點培養了孩子的學習習慣,比如孩子的閱讀習慣,尤其是古文的閱讀習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