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成長類綜藝節目《上班啦,媽媽》第二季中,觀察員伊能靜曾講到自己的寶寶米粒是位高需求寶寶,經常要媽媽抱抱親親她,她也經常給媽媽送小禮物、對伊媽媽說「我愛你」,伊能靜為此也陪伴她到五歲才重返職場。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媽媽對于寶寶的粘人,又愛又氣。愛的是自己的辛苦養育沒有白費,寶寶任何時候都是最需要自己;氣的是,寶寶總是粘著自己,走哪跟哪,有時候上個廁所的功夫,寶寶都能在門口一直敲門「喊媽媽」,真是個「甩不掉的小尾巴」、跟在身后寸步不離。
有些老人對于寶寶總是「粘著」媽媽,感覺是媽媽把寶寶慣壞了,對寶寶有求必應,有時候還譏笑寶寶是個「媽寶」,長不大的孩子。
其實寶寶喜歡粘著媽媽是天性使然,這里面有「生理」、「心理」和「情感」等等多方面的需求。
①寶寶和媽媽有著天然的「情感鏈接」。
首先,從身體鏈接上看。媽媽在生下寶寶正式見到TA之前,寶寶和媽媽已經有近十個月的親密相處時光。這種「同呼吸、共命運」的感受,是任何其余人所無法取代的。
其次,從心理熟悉程度來看。寶寶離開母體,開始尋找TA熟悉溫暖的氣味和聲音,依偎在媽媽身邊,聽著熟悉的心跳聲,吸吮著媽媽甘甜的乳汁,媽媽是寶寶安全感的來源。因此,寶寶更喜歡和媽媽待在一起。
「有媽在,心就安。」這種安全感和信任感在孩子以后漫長的歲月里一直是如此。
再次,從情感接受程度來看。寶寶「粘著」媽媽,依賴媽媽,是對媽媽的一種天然依戀關系。媽媽的精心照顧和撫養,使得她們之間產生了深刻的「情感鏈接」,寶寶一會不見媽媽,就會不習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