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位寶媽說,帶娃去超市,結完賬出來,發現孩子衣兜鼓鼓的。她打開一看,發現竟然是一袋糖。
很明顯,這袋糖并沒有付款,是孩子偷偷藏起來的。她當下只覺得很震驚:孩子什麼時候學會偷東西了?
面對這種行為,寶媽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群里有人支招說,小時偷針大來偷金,這種行為可不能縱容,以后孩子染上壞毛病怎麼辦?
也有人不同意,說小孩子哪知道偷啊,既然拿了就拿了,下次注意就行了。
不過,也有提出中肯意見的,說寶媽應帶著娃回超市說明情況,并且補上錢。
孩子拿商店的東西,這事我也遇到過。
有一次帶布妞去買東西,所有東西都掃了條形碼,我準備付錢。
我仔細一看,她手心攥著一顆巧克力,也不知道啥時候順手拿的。
孩子在不告知大人的情況下,偷偷拿超市的東西,這要怎麼辦?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件事。
倆孩子偷拿了父母的100元錢。小的買了零食,大的則是去同學家玩不好意思空手去,便拿著錢買了些吃的。
為了讓孩子們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并且以后不再犯,家長便將他們揪進派出所,讓警察叔叔教育他們,還嚇唬說偷竊要坐牢。
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樣的處理方式,布谷媽實在不贊同。
《兒童行為心理學》指出,學齡前的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并不屬于「偷」,真正的偷竊行為,是發生在6歲以后。
6歲以前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占有」心理比較強,認為只要是「我喜歡」「我想要」的東西,就能占有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