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們在一歲以前,雖然不會說話,身體不舒服了,也無法跟家長們來交流,但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用肢體的動作,還有哭鬧來引起家長的注意。作為父母,對自己的寶寶平時表現要多加關注,他們稍微有不舒服的時候,也能快速發現。
如果寶寶在睡覺時有下面這三種行為,那麼父母千萬不要大意輕心,這很可能說明他的身體生病了。有的寶媽看到寶寶抓耳撓腮的樣子,還以為他們是在賣萌!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一個不經意間的疏忽很可能就會導致病情延誤。
一,寶寶睡著了后,會經常抓耳朵。
就像上面我們說的,遇到這樣的情形,寶媽們都不以為意,以為寶寶是在睡夢中給媽媽賣萌呢。
這種情況,就是寶寶一定在身體上不舒服了,很可能患上了中耳炎或者是外耳道炎。如果寶寶有了這種病癥,寶媽千萬不能忽視,要趕快帶寶寶去看醫生,并且及時就診,否則,耳朵這個地方可是關乎寶寶一生的,如果感染病情延誤,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二,睡覺時有打鼾的聲音。
說起打呼嚕,大家可能都認為只有成年人才會這樣,一般嬰兒在睡覺時,他們的呼吸都是非常輕的,甚至幾乎是無聲狀態。自己家寶寶如果在睡覺時,有了這種打鼾的聲音或者呼吸比較沉重,那麼家長就要及時注意了。
之所以會有聲音發出來,那是因為在他們睡覺呼吸的時候,氣流不暢,進入體內的氧氣不充分而導致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