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中,劉墉智勇雙全,足智多謀,是乾隆跟前頗受寵信的一代能臣,百姓們感念劉墉的功勞,紛紛親切地稱呼他為「劉羅鍋」。
不過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跟前辦事,那就是將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稍有不慎就是砍頭的大罪。
據說,有一次乾隆想試探劉墉是否有真才實學,于是就問他: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而劉墉的答案可謂是別具一格,令人欽佩,那劉墉到底說了什麼?
劉墉出身名門望族,其父是位列「五閣臣」的劉統勛,在父親的庇佑之下,劉墉的仕途順風順水,很快便當上了當時江蘇省的二把手。
作為「關系戶」的劉墉,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種紈绔子弟,相反,劉墉的才能十分出眾,經他手的案件沒有一次順應人情,沒有一宗違背法理,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
在劉墉的職業生涯中,處理過最出名的案件,就是大名鼎鼎的一柱樓慘案,其規模之大,涉及人數之多,讓人瞠目結舌。
也正是因為這樁案件,讓乾隆認為劉墉是他的鐵桿忠臣,開始對劉墉委以重任。
乾隆作為歷史上有名的詩人皇帝,最大的愛好就是吟詩作對,他的一生寫了四萬首詩,但沒有一首得到了文學界的認可。
不過這并不影響乾隆喜歡擺弄文采的習慣,他常常給大臣們提出一些難題,要求他們為自己答疑解惑。
而乾隆提問的角度也十分清奇,很多大臣答不上來,只能畏畏縮縮地向乾隆求情,這個時候,乾隆的虛榮心就會得到滿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