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曾經出現過無數英雄豪杰。
為了新王朝的建立,一些開國功臣們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只可惜最終都因為「功高蓋主」四個字,沒得到什麼好的結局。
尤其以西漢,和明朝為例,絕大部分開國功臣,最終都因為各種各樣的緣由被皇帝無情殺害,沒有得到想象之中的榮華富貴。
不過少有人知的是,歷史上曾經就有一位開國功臣,因為自己害怕功高蓋主,主動向皇上辭官。沒想到皇帝卻對他表示:「你不用走,我不敢殺你。」
而他便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中最重要的一名大將——王翦,那麼王翦究竟是如何做到功高蓋主以后,還能功成身退的呢?
權傾天下的秦始皇又為什麼不敢殺他呢?
王翦,生卒年不詳,是瑯琊王氏以及太原王氏的世祖,和白起、李牧、廉頗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王翦曾經率領秦軍消滅燕、趙兩國,并且利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同作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
更難能可貴的是,最終官拜太師、封武成候、得以善終。
世人提起王翦,最深刻的印象應該就是滅亡楚國的戰役,當時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議如何滅楚,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
對于王翦的回答,秦王嬴政始終認為這樣的人數未免太多,區區一個楚國而已,值得秦國如此重視。恰好此時年輕將軍李信表示,只需要二十萬人就能夠打敗楚國,秦王大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