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是你帶娃?怎麼沒見過你婆婆?」
「身體不舒服,回老家休息了」
「前段日子是不是不舒服回去一趟了?怎麼又回去了?」
「哎,別提了!」
鄰居小梅一臉無奈地嘆了口氣,道出了多少對婆婆的怨言,小梅家孩子一開始是婆婆在幫忙帶,但是身體三天兩頭不舒服,結婚前還下地干活,有了孩子之后身體就開始哪哪不舒服,帶三四天孩子就回鄉下休息幾天,就這半年多的時間,已經回家十幾趟了。
雖然小梅嘴上沒說,但能看得出來,老人不是那麼樂意幫忙帶孩子,每次不帶孩子的時候,跳廣場舞生龍活虎,一帶孩子不是要疼就是腿困,對此小梅已經是一肚子火氣。ADVERTISEMENT
其實,生活中像小梅這種遭遇的家庭也不少見,有的老人對于帶孩子不是那麼「熱情」,可是又抹不下面子直接告訴子女「不想帶」,只能通過裝病來逃避。
表姐也曾吐槽過自己婆婆,沒孩子的時候,還給別人打短工,一頓還能吃兩碗面,帶了孩子之后,不是頭暈就是身體沒勁兒,剛開始自己也帶著婆婆去醫院檢查了幾次,后來才緩過神,發現其實是婆婆不想幫忙帶孩子。
對此表姐就很氣憤,懷孕前說得好好的,生了孩子就過來幫忙,讓自己回去上班,結果三天兩頭不舒服,讓自己也沒辦法安心上班,對此表姐總結出三種老人不樂意幫忙帶娃的表現。
第一,帶娃不用心,帶著孩子去打牌
孫先生對于自己親媽帶娃很不滿意,平時夫妻倆都去上班,孩子就交給老人幫忙帶,本來以為能放心交給老人,沒想到老媽天天帶著孩子去打麻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