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帝王的陵墓都充滿著神秘,而在這其中,乾陵是不能被人忽略的。武則天在去世后與與唐高宗合葬于乾陵,它位于陜西關中地區,關中有唐朝十八陵,因武則天和唐高宗是合葬,所以十八個陵寢中一共埋葬有19位皇帝。
武則天的墓地前除了人人都知道的無字碑之外,還有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外界對于這61個無頭石人的說法和來歷猜測紛紛,但誰都說服不了誰。
很長時間以來,這61個無頭石人成為了極具爭議的話題,最終在1974年謎底被兩位農民給解開了。那麼,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從整體效果上來看,武則天與唐高宗合葬的乾陵,雖然不及秦始皇的陵墓龐大,但整體給人的感覺也是十分宏偉。
其中北峰最高,三座山峰的布局形成了一個將近于等腰三角形的格局。東西兩峰之間有一條司馬道,沿著司馬道向前走到盡頭,就看到了武則天當年立的無字碑。
武則天在建立乾陵的時候,東西兩側還有一個高約12米的高台,高台上面還有木質結構的兩座闕樓,與闕台遙相呼應。整體的建筑結構一共分為三個部分,因此也被稱為「三出闕門」,這種結構在唐代是非常常見的。
現在看到的乾陵占地面積很大,但這卻不是乾陵最原始的樣子,現代的科研人員曾用高科技的方式,還原出乾陵最早建設時的形態與模樣。
它前面整體的建筑結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宮城、內城和外城,整個陵寢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里面的宮城部分。宮城所在的地方正是梁山的主峰,三出闕門是宮城的大門,位于宮城南邊的就是朱雀門。
走出朱雀門后,就發現在朱雀門的東西兩側,分立著61尊真人大小的石頭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