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第一功臣是誰,每個人心中給出的答案各不相同。有人以劉伯溫為準,有人以徐達作答,都合乎情理。
可要說到靖難第一功臣,相信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被稱為「黑衣宰相」的姚廣孝。
姚廣孝身上披著袈裟,手上卻揮舞著屠刀,雖然有功于朱棣,但卻在105年后被移出太廟。后人不解,其中原因,究竟為何?
《明史紀事本末》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大王使臣得侍,奉一白帽與大王戴。
這句話是當年在京城參與為馬皇后誦經的和尚姚廣孝所講,而他口中的「大王」,便是當時的燕王朱棣。
古人最喜歡玩文字游戲,姚廣孝口中的
你要是能讓我侍奉于左右,那我便助你登上皇位。這是當時尚且年輕的姚廣孝,對同樣年輕的朱棣所言。
身為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要說朱棣心里對皇位一點念想都沒有,這絕對不可能。何況即便沒有這個念想,能夠說出如此話語的人,也值得朱棣慎重對待。
于是朱棣前往封地途中,便帶上了姚廣孝隨行。但他沒想到的是,身旁這位僧人,果真在許多年后,實現了他曾經的諾言。
時間來到1399年,藩王勢力日益膨脹,朱允炆迫不及待發起削藩行動時,姚廣孝建議朱棣先下手為強,與其等待朱允炆將手中的鍘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不如直接將刀奪過來。
可朱棣剛開始是惶恐的,他清楚知道藩王和中央之間的差距。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