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學習,依靠兒童的自覺。
但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見到的情況大多是父母對孩子的監督、催促,一放松,孩子就變得懶惰起
例如教孩子學鋼琴,父母一放松,孩子就打馬虎眼,結果孩子學得很痛苦,父母也痛苦。
實際上,要讓孩子積極地學習,以下5點非常關鍵:
許多家長看到孩子沉迷玩忘了學習,便會焦慮不安,焦慮不安,于是急忙催促,提醒。
但逐漸地會發現,剛開始說也許有點效果,孩子學習時乖乖聽話,但越來越嘮叨,孩子也就越來越皮。
許多孩子的內在動力,是在父母日復一日的嘮叨中被消耗殆盡,變得拖拉,懶。
結果就變成這樣:父母不說,孩子不主動學,到后來甚至說不動他,因為孩子已經感到厭煩。
所以,父母在生活中一定要少嘮叨,少說教,引導孩子懂得為自己負責,懂得學習是自己的事。
先要明白,無論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都不是一日三餐、一日三餐所形成的,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堅持,為了養成好習慣,必須按照正確的要求去做。。
培養積極學習的好習慣,不在于父母每天催孩子,而在于要求孩子每天需要做什麼。
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在年幼的時候知道如何學習,學多久,他需要父母給他指定計劃。
例如,每天回家后,寫完作業玩游戲,不要拖到睡覺前;每天讀半小時;每天上課前,提前預習。
從小,就應該盡早給孩子定好學習的規矩。
規定了以后,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嚴格遵守,不遵守規定就給相應的處罰,比如減少玩耍時間。
堅守原則,不隨意改變,否則會破壞規則的有效性,最終走向虛設。
用規則來督促孩子自主學習,而不是家長絮絮叨叨地督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