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學習,當然是家長們特別重視的一件事兒,畢竟現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指引下,只有取得好的成績,才能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爭」中,突出重圍。
現在又特別重視家校互動,家長們陪孩子寫作業,做卷子是家常便飯,和老師之間的溝通自然就多了不少,如果當自己的想法和老師有分歧的時候,您會怎麼做呢?
寶媽艷艷兒的孩子軒軒今年正上小學,這天軒軒放學的時候情緒不是很高,到了家仔細一問才知道,孩子是為了數學成績沒拿滿分不高興了。
艷艷一開始沒往心里去,覺得小孩子成績不必苛求,可能是孩子哪里粗心了沒答對,下次注意就行了。
3600÷9=400被打了個大大的紅叉,這讓艷艷就有點坐不住了,老師判卷子怎麼能這麼粗心,難道是故意不給自家孩子滿分?
看著自己孩子委屈的樣子艷艷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第二天一早寶媽艷艷就去質問了老師卻反遭打臉,艷艷怒氣沖沖地說:「我家孩子哪里錯了?憑什麼不給滿分?」
老師看完卻哭笑不得地給艷艷解釋了一番,原來這道題是考察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小提琴9把進價是3600元,問售價多少合適,日常生活中賣東西自然會加價賣出,所以孩子的3600÷9=400的答案并不完整。
也許這位母親認為,學習數學講究的就是個嚴謹,為自己的孩子出頭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她氣勢洶洶地質問老師反而遭打臉,這種和老師進行問題溝通的方式,卻不值得我們學習。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