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會在后台看到一些媽媽們留言抱怨孩子不喜歡去外婆家:
「我家孩子怎麼這樣呀,小時候帶他去外婆家,他還很高興。但現在讓他陪我去一趟,就各種找理由不去。」
「看到孩子不喜歡去自己媽媽家,我這個做母親的也很難受,怎樣才能讓他去外婆家呢?」
也有子女留言:
「我媽總是嫌我不去外婆家,但我身邊很多人也是這樣的呀,我不懂為什麼被罵沒良心。」
孩子不愿去外婆家這個問題既然普遍存在,那就不一定是小朋友的錯。
▼覺得外婆家是親戚家
在傳統思想中,當女性出嫁之后,就是男方家的一員,與自己父母斷了聯系,因此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以及孩子是一家人,而外公外婆則與舅舅舅媽是另一家人。
不管親屬之間的血緣再怎麼近,親戚也是別人家,孩子到他人家里玩耍時,總會覺得不自在,于是就不愿去了。
▼與外婆相處的機會不多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外婆外公身體較健康,即使距離較遠,他們也能過來看看,并且這時孩子還沒上學,空閑時間比較多,能由父母帶著去外婆外公家常住。
而長大之后,外婆外公身體不行,難以過來看望外孫子女,而孩子們學業繁忙,相處的時間變短,感情自然就淡了。
▼不喜歡舅舅舅媽
兄弟姐妹之間再好的關系,在彼此組建自己的家庭之后,也會變淡。
特別是一些舅媽很反感大姑子帶孩子回娘家,而孩子也會在無形中被差別對待,當他們感覺別人不喜歡自己時,也不愿意與對方相處,于是就反感去外婆外公家了。
雖然很多人在長大之后與外婆外公的關系淡了,但實際上外婆與外孫子女的關系應該是最親近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