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身上傳奇的事情特別多,他的經歷也是非常奇特的,可以說跟很多帝王都不同。別的帝王要謀朝纂位都是血流成河,但趙匡胤顯得特別輕松。
發生在他身上離奇的事情除了「陳橋兵變」之外,還有「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自古以來開國將領都免不了被削權的結局,倒霉的一點估計還會被誅殺。
像劉邦和朱元璋一樣,建國后就將那些陪著他建功立業的大臣們都鏟除得了。但趙匡胤跟他們不同,他用了一個特殊的方式讓他們交出兵權,不過有一個人卻直接拒絕了他。
唐代之后經歷了一段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盤踞在中國大地的各種政權甚至比當年的春秋戰國那會兒還要多。
這段時期中國分為了后梁、后唐和后周、后晉等諸多個政權。五代十國是從唐哀帝李柷禪位給梁王朱晃開始的。
那個時代政權易主的事時有發生,朱晃建立后梁,不久被李存勖所滅建立后唐;石敬瑭滅后唐,建立了后晉;此王朝覆滅后,劉知遠稱帝建立后漢,延續到漢隱帝劉承佑那代便被郭威奪權,建立后周。
郭威去世后,將皇位傳給他的侄子柴榮。這段時期也是趙匡胤掌握大權的時候,後來柴榮去世,他的兒子柴宗訓繼位,由其母垂簾聽政。此時遼國大舉來攻,朝廷無人可派只能依靠趙匡胤。
但趙匡胤已經有了篡位的心思,他以攻打遼國的契機拿到了全國兵權,此后便發動了「陳橋兵變」。之后趙匡胤逼迫柴宗訓禪位給他,此后便改國號為「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
初登基的趙匡胤內心是不安的,一來當時國家尚處于內憂外患的情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