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地道的吃貨,總會時不時地羨慕那些有著特色美食的地方,比如南方朋友,有著品種眾多且新鮮的水果可以吃到;沿海朋友,有著鮮活味美且價格親民的海鮮可以吃到;新疆內蒙和青海的朋友,則有著味道最為純正的牛羊肉可以吃到......除此之外,云南的菌菇,川渝的火鍋,東北的殺豬菜和鐵鍋燉等等,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小小作為內陸人,最饞的還是鮮活的海鮮。前幾天去超市買水產,想到很久沒吃大蝦了就買了一些回來,然后跟在沿海生活的朋友抱怨,我們這邊的大蝦又貴又不新鮮,而且去除蝦線很麻煩,她說蝦線不用去,直接吃也沒事,我問:「蝦線里不都是蝦屎嗎?怎麼能吃呢?」,他咨詢了家里的長期出海的漁民長輩,然后告訴了我答案,關于吃蝦時到底用不用去蝦線,快來看看吧,學會了分享給身邊人。
蝦線是蝦背部的一條細線,煮熟后的蝦線大多是黑色或灰色,蝦線里面有蝦的代謝產物,消化后的一些食物殘渣,偶爾還有一些泥沙,所以說蝦線里是「蝦屎」也有一定道理,它屬于大蝦的腸胃。
蝦線是可以食用的。因為經過高溫烹飪以后,蝦線中的微生物基本全部都會死掉,所以食用蝦線,對健康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可能會影響口感,甚至有一些土腥味。
對于土生土長的沿海人來說,他們的天然優勢就是能夠吃到鮮活的海蝦,這類大蝦的體內幾乎沒有什麼排泄物,所以蝦線也較為干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