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三年級現象」,很多家長或是「聞風喪膽」,或是「不堪回首」,而對于孩子正在經歷這一現象的家長來說,則更是苦不堪言。我表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自從她家灝灝上三年級以后,表妹就沒有開心過了,每次說起灝灝的學習都愁眉苦臉的。
原來啊,灝灝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還可以,可是一上三年級就完全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進度了,在課堂上不僅反應慢,而且理解力也很差,剛開始老師為了照顧他,還會特意多提問幾次,幫助他理解,但是老師畢竟不止灝灝一個同學,慢慢的也就無法單獨照顧他了,結果灝灝上四年級后成績就更差了。
為此表妹和我吐槽過很多次,而我作為一個帶了10多年語文課的特級教師,只好語重心長地告訴表妹,其實啊,灝灝之所以三四年級成績滑坡,就是因為之前沒有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閱讀的習慣。
要知道,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接觸的知識還不是太難,而且很多知識,孩子在入學前基本都接觸過,那麼這時候孩子的成績就明顯很好,彼此的差距也不大,但是到了三年級,隨著知識的難度升級,如果孩子沒有一定的閱讀量,再加上學習習慣也不太好,那麼對于新知識的理解就難免會吃虧。
相反的,那些學習習慣好,閱讀量大的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優勢就很突出了。這樣一來,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說到底表妹的孩子灝灝之所以上課反應慢,理解力差,就是他聽課注意力不夠集中,另一方面閱讀基礎差,很多東西就聽不懂。所以想要改變孩子的這個困境,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每天堅持讓孩子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就可以了,尤其是晨讀,一定要每天堅持,時長最好在15—20分鐘左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