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的素質教育問題,如今大部分家長都是比較看重的。尤其是外出游玩或逛街時,都會特別注意孩子在公眾場合的表現。
但問題在于,并非所有家長都懂得教育孩子遵守公共規則。如果帶孩子外出時碰到其他人破壞規則,比如插隊,又應該如何解釋呢?
對此,網友們也存在不同看法。
有人認為,對于這種敗壞公共道德的行為,必須嚴加制止。也有人認為,如果自己不是那麼著急的話,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算了,畢竟帶著孩子,萬一爆發沖突也不好。
實際上,這都是次要的,這件事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如何跟孩子解釋要遵守排隊規則,卻容忍有一些人插隊的行為呢?這是一個道德教育層面上的問題,必須重視起來。
前兩天去水吧買奶茶時,碰到了這樣一幕。
由于正好是下班高峰,店里的人特別多,還有一些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購買。
原本一開始還好好的,此時突然進來一位帶著孩子的中年婦女,插在了一個小伙子前面,于是兩人就爭吵了起來。
小伙子指責中年婦女帶壞孩子,沒素質。
中年婦女卻辯駁道:「我孫女才8歲,太渴了,何況買個水也花不了幾分鐘,怎麼就不能謙讓一下呢?和一個孩子較真,也不知道是誰沒素質!」
小伙子表示:「不是時不時間的問題,不能插隊就是不能插隊,哪怕孩子也不可以,公共道德誰都需要遵守。」
最后這件事平息了下來。此時我聽到了隊伍中兩組家庭的對話,實在引人深思。
「媽媽,為什麼她可以插隊?」一位看上去年僅四五歲的小姑娘,向后轉身抬起頭問媽媽。
「可能剛剛那個小姐姐實在太渴了吧,我們不著急,還有很多時間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