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在《特別狠心特別愛》中寫道:
我們的父母是最具有犧牲精神、愛孩子愛得最無私、最赴湯蹈火的父母。
確實,父母一輩子都在做著兒女的托底人。
以漸老之身、垂老之手,托起兒女的夢想與人生。
他們啥時候都想著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只為讓孩子們能過得輕松一點,自由一點,哪怕是比自己這一輩過得好一點,他們都會覺得這份付出很值。
而這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會很容易養出一批啃老族。
如果說啃老還分段位,那些靠父母接濟度日,或者靠父母買車買房還出生活費的是青銅,那現在正在流行的「新型啃老」就是王者。
并且很多父母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正在啃老,不但毫無察覺,反倒夸贊孩子優秀有出息。
只因「新型啃老」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往往裹挾著上進的名義,在悄無聲息中,侵蝕著父母的心,讓父母們心甘情愿的為之付出時間、精力、金錢和人脈。
當然,現在的大環境確實帶給年輕人很大的壓力,很多孩子如果光靠自己的能力真的很難在大城市買車買房、成家立業,因此,父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孩子渡過人生難關,也無可厚非。
但老話說得好:凡事講求點到為止。
我們也不能總心安理得地做著「伸手黨」,想著壓榨完父母最后一點心血,我們也要為父母的養老考慮,這也是為人子女應有的自覺。
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要有所察覺,及時發現以下三種「新型啃老」問題。
現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考研熱」、「考編熱」、「考公熱」。
我們常常能聽到有人調侃:不考研的同學不是好同學、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可以想見,每年千軍萬馬上考場,只為爭奪那本就為數不多的名額,其競爭的激烈程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