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育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孩子智力的發育是需要通過雙手進行的。
而在孩子6歲之前,如果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夠得到很好的訓練,那麼孩子也會更聰明,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一生將難以彌補。
家長都知道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腦」,孩子早期的智力發育和發展水平,其實體現在指尖上。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孩子到底是不是很聰明,從他的手就能夠看出來。
所以,孩子的手部運動能力強不強,是和孩子的智商發育有直接關系的。
而我在帶孩子的時候,就十分注重孩子的手部運動,平時在生活中也經常喜歡和孩子做一些能夠提高手部能力的游戲。
一開始我和孩子玩的是涂鴉游戲,也就是讓孩子「胡寫亂畫」。其實這種游戲一般不需要家長刻意引導的,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到了一定的年齡,自動的就會形成一種喜歡涂鴉的習慣,這是孩子正常發育的一個必經階段。
只不過,在孩子進行涂鴉的時候,家長做好范圍控制就行了,避免孩子將家里的所有東西都當成「畫板」。
后來,孩子慢慢長大,我開始和孩子玩起了游戲。比如搭積木,搭積木可是一種傳統的游戲,大家可不要小看搭積木對孩子的影響。
因為孩子在搭積木的過程中,將會不斷地鍛煉手部精細動作能力、手眼協調能力等,對孩子好處很多。
不過在這些游戲中,讓我感覺效果最明顯的,還是玩貼畫游戲。
因為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我給孩子買了很多貼紙書,里面有很多貼紙的那種,讓孩子自己貼。玩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玩貼紙游戲對孩子的影響是真的大。
孩子在幼兒園也非常受小朋友的歡迎,還經常被老師夸是個「小百科」,更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