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閑,不羨鴛鴦不羨仙。
這兩句詩出處不一樣,卻能和諧地用在一處。人生當如意時,真是給個神仙也不換。不過人與神仙,從來都不對等,換自然是換不了的。
那麼就中國古代歷史諸多傳奇人物而言,「最接近神」的七大人物,分別是誰呢?連諸葛亮都不在前五的話,誰又會是第一?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在朱元璋的智謀團中,劉伯溫的存在,絕對不容忽視。朱元璋能想到的事情,他劉伯溫也能想到,朱元璋遺漏掉的事情,劉伯溫也能考慮周全。
哪怕朱元璋創立大明王朝以后,未來會將如何發展,劉伯溫也在《燒餅歌》中作出了他的預言。僅此一點,就足以被世人稱贊為「神」一般的存在。
但遺憾的是,劉伯溫的聰明才智,終究沒能讓他在政治斗爭中大放異彩,最終凄慘死去。
和劉伯溫相比,諸葛亮更受后人推崇。若沒有他的幫助,劉備根本不可能建立起蜀國。甚至早在曹操追擊清繳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對方的階下囚。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輝煌且璀璨。盡管最終北伐失敗,病死五丈原,卻從沒有人質疑過諸葛亮的才智。以「神」為喻,合情合理。
哪怕時間過去千年,諸葛亮的影響力,也未曾減少分毫。別說國內粉絲無數,就連國外,也有不少人對諸葛亮十分崇拜。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世人很難想象還有哪些歷史人物,能夠在「神化」方面超過諸葛亮,可提到張良,反對的人,一定會瞬間散去不少。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