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社會競爭,讓許多家長對于孩子的照顧,會有顯得很薄弱的地方,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在有了孩子之后,應當擔負起作為父母的責任,在很多看起來很小的事情上,也不能過于忽視。
小孩子的心靈,肯定不如大人一樣堅強,尤其在跟同樣年齡的孩子之間進行對比,落差感較大會誘發不少問題。比如到幼兒園接孩子這件事情,有的家長會很及時,有的則會頻繁遲到。
在幼兒園當老師的玲玲(化名),接觸到不少「愛」遲到的家長,理由也是各式各樣的。但無論理由是否正當,都對孩子造成了影響,許多經常遲到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同齡人當中,顯得很膽小、自卑。
玲玲所在的班級,有一個小女孩的家長就經常遲到,導致玲玲需要一直在旁邊陪伴著。而且,每次小女孩等不到家長,看到其他小孩子被接走的時候,都會默默地流眼淚,令人看到之后感覺很心疼。
有些人總是說,小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哭過之后哄一哄就沒事了。實際上,很多人在回憶小時候的時候,還是會記得父母讓自己傷心的地方,因此家長晚來接孩子,對心理還是會造成一定創傷的。
1、出現安全上的問題
許多新聞報道中,都有家長忘記去接孩子,導致孩子失蹤的消息。幼兒園的孩子年齡都很小,在普及安全教育的時候,許多道理還弄不清楚,再加上有些孩子性格較為頑皮,很有可能在等不到家長的情況下,選擇自己偷偷回家。
當小孩子離開了大人的視線,安全隱患會非常多,比如遇到交通問題、壞人攔截等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