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蕩氣回腸的故事與戰斗,而在諸多的戰斗中,又以長坂坡之戰最熱門。
雖然那只是一場戰役,但從古至今卻有不計其數的戲曲、電影反復提及,可見這場戰役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段故事中有一個鏡頭:張飛在當陽橋呵退數萬曹,曹操這邊有張遼、許褚等9員猛將,為何他們都不敢應戰呢?其實,原因很好理解。
話說,劉備屢敗于北方之后,他便投靠了荊州的太守劉表,兩人雖為同宗兄弟,但劉備于劉表處卻更像是主仆關系,沒有受到重視。
公元208年,劉表薨逝,諸葛亮建議劉備奪取荊州,但他卻猶豫了。正是在這一猶豫之間,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劉表的兒子劉琮選擇了不戰而降,轉手將荊州做投降禮贈給了曹操。
劉備在荊州多年,經營勢力、廣納人心,若是能順利接受荊州,那麼這批人自然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但此時荊州已是曹操麾下之地,劉備只得落荒而逃,不僅是自己逃,還得「攜民渡江」。
當時,劉備在前面亡命逃路,而曹操的虎豹騎則在后方緊追不舍。要知道,虎豹騎不論是戰斗力,還是反應速度都是數一數二的,在當時可以說是戰無不勝的存在。
曹操率領這樣的軍隊日夜兼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不到兩日便在長坂坡追上了劉備。兩軍相見必有一戰,長坂坡之戰便就此發生了,還締造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這一戰,曹操是有備而來,因此在長坂坡一帶,劉備被曹操擊潰,只得帶著諸葛亮等一干人等撤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