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召集女真各部攻遼成功,并在如今的哈爾濱立國,國號定為「大金」。
公元1127年,金國出兵滅掉北宋,發生了讓無數國人悲憤的「靖康之恥」。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來勢洶洶的金朝從繁榮走向滅亡,卻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金朝為何衰落得如此之快?
建國初期,金朝還是一個有發展潛力的王朝。金太宗意識到自己的軍隊實力強勁,于是便致力于開拓領土,最終金朝領地一度囊括了現在中國的整個北方地區。
金世宗執政期間,金朝發展極快,并迎來了「大定之治」。金世宗喜歡學習踐行儒學思想,同時他又加上中央對政治經濟文化的控制,這些行為讓金朝盛極一時。
直到1189年金章宗即位,金朝便逐漸開始走向衰敗,只是他在位期間,并沒有表現的很明顯。
金章宗完顏璟
金章宗本人極度喜歡漢人文化,導致他遺棄了金國的軍事文化,這讓金朝在與其他國家對抗的時候處于弱勢。
金章宗1208年去世后,金朝的狀況更加不容樂觀。朝堂上再無可用人才,軍隊中士兵的單兵實力也大不如前,甚至出現了許多外戚干政的情況。
終于在1234年,金哀宗深知金朝大勢已去,于是便將皇位傳給軍隊統帥,自己則選擇自刎。不日,金朝滅亡。
可以說,從1208年到1234年,金朝從盛世走向亡朝,僅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致使金朝迅速走向衰敗的原因如下。
首先,金朝統治者過于注重漢化。實際上,許多漢族文化都比較先進,但其中的一些糟粕,也容易讓人不思進取,面對其他文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與本國文化相結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