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古代,女性的地位一直十分低下,無法和男性相比較,但女性之中也是有三六九等的。不同的出身決定了她們不同的命運,家世越是高貴的女子越容易擁有美好的未來。
雖然無法經商入仕,但她們卻可以通過一段合適的婚姻得到一生的富貴安寧。至嬌莫過于皇帝女,至貴莫過于公主。在封建時代,全天下最尊貴的女子莫過于皇帝的公主了。
自古以來,娶公主都是書生們的至高夢想之一,凡是書生所寫的畫本子,幾乎都有書生金榜題名中狀元,皇帝賞識嫁公主的橋段。
然而在真實歷史上,只有一位狀元娶了公主。不過他對這段婚姻十分不滿,甚至恨了媒人一輩子,可就算是這樣,皇帝也沒有對他發火,反而為他痛罵女兒,他究竟是何方神圣?為何連皇帝都要讓他三分呢?
這位狀元名叫鄭浩,出身于滎陽鄭氏,這個家族可不得了,是唐朝時期的五姓七望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周朝,家族資產無數,子弟世代為官。
正所謂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毫不夸張的說,滎陽鄭氏的血脈和人望可比如今的李唐皇室高多了。在唐朝,滎陽鄭氏的歷史也十分輝煌,光是宰相就出了十多個,其他的官員就更不必說了。
此時的朝中高官大多都出自五姓七望,而這七個家族向來自負血脈高貴世代聯姻,也就是說,朝中高官要麼出自滎陽鄭氏,要麼就是滎陽鄭氏的姻親,這個家世,不可謂不顯赫了。
鄭浩本人十分爭氣,他雖然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世家子弟,卻從未沉溺于享樂之中,反而自小就刻苦努力,年紀輕輕就傳出了世家才子的名聲。他頭懸梁錐刺骨,終于在26歲這年金榜題名,一舉奪魁,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狀元。
年輕的世家子,風度翩翩出身高貴,又才華橫溢,別說是百姓們,就算是當時的皇帝唐宣宗看了都覺得欣喜,想把他招作女婿。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