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業存亡俯仰中,留侯當此每從容。固陵始議韓彭地,復道方圖雍齒封。」——王安石《張良》
張良是秦末漢初時期的杰出謀臣,作為西漢的開國功臣,張良本能夠和韓信、蕭何一樣,成為時人爭相結識的權臣,可他卻選擇了早早退去。
而這也讓張良成為「漢初三杰」中結局最好的一人,曾有人用「年輕時看遠,中年時看透,老年時看淡」來總結張良的一生,那麼下面我們不妨來看看張良都經歷了什麼。
張良生年不詳,其先輩曾在韓國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他憑借自己出色的智謀,幫助漢王劉邦順利贏得楚漢戰爭,繼而一舉登上皇帝之位。
後來張良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還被封為了留侯。ADVERTISEMENT
事實上張良的謀算能力之強,從他在去「投奔景駒的路上,意外遇到劉邦,之后便改變想法追隨劉邦」一事上就能看出。
張良作為一個謀士,他心目中的明主一定要善于納諫,這樣才能夠彼此成全,而張良在與劉邦的交際中,發現劉邦非常符合自己的預期。
而在追隨劉邦之后,他也確實受到了劉邦的重用,在劉邦的倚重下,他到達了一個更加廣闊的舞台上,并且在這期間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
如果當時張良錯過了劉邦,那麼他的結局要麼是在梁地被英布殺死,要麼就是成為項羽身邊一個毫不起眼的存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