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長們看來最是頭疼的事情就是孩子鬧脾氣不講理的時候,特別是孩子在外面的時候,情緒一上來就直接當場哭鬧,怎麼勸都不行,有時候爸媽煩了也真的想當街打孩子。然而,理智告訴我們,貿然懲罰孩子是不對的。
但我們在面對孩子發脾氣,跟他們講道理還無效的時候,如何才能快速改變這種僵持的狀態,如何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又是否應該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懲罰呢?
其實,艾姐是不太建議在孩子情緒上頭的時候對孩子講道理,甚至是責駡和懲罰孩子的,因為這些時候我們做的很多教育的方式,其實是會對孩子起到反作用的。作為父母的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更需要意識到兩點很關鍵的問題:
第一點: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相對于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情緒需要被看到。
很多父母都只執著于孩子那些無理的要求,過分的做法,卻常常忽視了孩子在這些行為背後的情緒,孩子的情緒沒有被照顧到的話,負面的情緒就會發展得越來越嚴重。所以,但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中心的目的是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情緒不好,他們的情緒狀態需要被看到。
「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你現在是不是不開心?」、「你是不是覺得很難過?」父母們需要發現孩子鬧脾氣的背後的情緒狀態。而想要清楚了解到孩子的情緒,就需要父母能夠和孩子之間產生共情,能否體察到孩子的情緒並且對他們的情緒給予肯定,也是教育、說教能否順利遞進到孩子身上的關鍵。
第二點:指明孩子情緒的根源,給出解決的方法。
一味地跟孩子講道理,「你不應該這樣做,而應該怎樣怎樣做」,「爸爸媽媽也是沒辦法,你要接受現實」、「你長大了,要聽話不能這麼胡鬧」等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