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七八十年代,位于四川成都的華西醫院在修建宿舍的時候,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一些考古專家們的考證,確定此處是三國時期張飛的墓穴。
可是遺憾的是這座墓早已經被損壞了,甚至連古墓的墓門也曾被挖出來過,由于當時的挖掘條件有限,而考古專家們也沒有對張飛墓抱有太大的希望,只是簡單地被列為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時間一轉到了1985年的10月份,張飛墓再次面臨危機,再加上當時已經具備了挖掘條件,于是相關部門組織了一批考古專家,對張飛墓進行了搶救性挖掘。
只是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張飛墓中并不是空無一物,相反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而更值得一說的是,這些文物為我們揭開了張飛的真面目,與我們傳統認知截然不同,甚至還顛覆了張飛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ADVERTISEMENT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此情此景,令賣草鞋的劉備很是憂心忡忡,他內心盤算了一下,覺得賣草鞋這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畢竟編草鞋也很累。
于是他決定在自己的身份上做一下文章,怎麼著自己與皇帝同姓,按照身份追溯的話,自己還能稱得上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皇叔,雖然當時沒有什麼證據表明這點,但只要他自己相信就夠了。
于是劉備打著皇叔的名號,開始招募志同道合的小販,人多力量大這事,劉備心里比誰都清楚。
在劉備的高呼之下,賣棗的關羽和賣肉的張飛被說動,決定跟隨劉備去闖一闖,為了害怕這兩人反悔,劉備還拉著他們找到了一片桃園拜了把子,成為了愿意同年同月同日離去的結拜兄弟。
于是乎,三人開始在亂世里相依為命,共同創業的美好日子,而在我們的印象中,關羽和張飛在跟隨劉備打天下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似乎一直是武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